人勤春光好田间农事忙黔西南州春耕生

早春的黔西南,桃李争妍,春意盎然。行走在广袤的盘江两岸,村村寨寨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辛勤的农人们或翻耕犁土、或背送肥料、或采摘菜心、或栽种幼苗,处处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早的农忙景象。

3月5日,在兴仁市陆官街道生姜规范化种植基地,10多名务工人员正在抢抓农时,忙碌着下种、铺肥、覆土,种植生姜,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

“我们在生姜规范化种植基地务工,一天老板给我们80块钱,一个月将近有多块钱哩。”基地工人彭晓美一边覆土一边乐呵呵地说:“我家的三亩多土地全部都流转给种植大户种姜了,每年可以得多块钱的流转费,这样算下来,比自家种地划算多了!”

据悉,自春耕春种开展以来,兴仁市陆官街道立足土地、区位以及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把种植生姜作为春耕备耕第一要务,不仅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户持续就业增收,而且还在希望的田野上,持续书写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美篇章。

村民在贞丰县小屯镇集贤村丹参种植基地背运复合肥

人勤春光好,田间农事忙。同样,为打好年农业生产第一战的贞丰县,在科学有序推进春耕春种的同时,化肥、种子、农药、地膜等农资储备和供应保障一直没有按下“暂停键”。

3月1日,在该县小屯镇集贤村丹参种植基地,农资直供的配送车直接将村民所需的肥料运输到了路边。车辆一到,三三两两的村民便背着背篼迅速围了上来,争相抢着背运复合肥,整个基地处处弥漫着人勤春早的浓郁气息。

“种植丹参,我觉得效益还是可观的,远远比种其他作物收入高多了。”正忙碌着背运复合肥的王天美,顾不得擦拭脸上的汗珠,满脸笑靥地说:“如今我们需要什么复合肥,一个电话,车子就直接把肥料拉来了,方便得很!”

农资,是春耕的重要保障。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为充分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储备和供应保障工作,贞丰县抢抓有利时机,采取超常规举措积极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为确保春节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子、农药、化肥,是春耕生产的必需品。今年,我们县各农资门店已储存了多吨化肥、60多吨种子和5吨多农药,农资备货量均超过预计需求量,能够完全满足春耕农业生产需求。”贞丰县农资店经营者周国强说。

群众在安龙县钱相街道钱相坝区的贵州金龙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园内采摘菜心

春耕生产是农业工作的重头戏。目前,随着气温回升,全州各地春采春种工作已陆续开启,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春耕备耕画卷正在广袤的盘江两岸徐徐展开。

“在蔬菜产业园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收入多块钱,关键是离家近,空隙之余可以照顾老人和娃娃!”3月6日,在位于安龙县钱相街道钱相坝区的贵州金龙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园内,李德平一番朴实的话语体现了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所带来的欣喜变化。

“这几天我都在蔬菜产业园采摘菜心,每天老板开给我们80至块钱的工资,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工人张仕辉笑容满面。

“自开春以来,我们蔬菜产业园每天至少有十多人在工作。”正在大棚内指导村民采摘菜心的负责人李葵华指着绿油油的蔬菜乐呵呵地说:“我们这个大棚是循环种植,既保证了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上市外,还确保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安龙蔬菜产业园一角

“大家再加把劲,争取在10点前把菜地里最新鲜的菜心采摘好后装到车上去!”3月8日,在义龙新区德卧镇白水河村八光海子坝区“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负责采摘计件的管理人员王定翠一边查看路边的菜心采摘情况,一边鼓励干活的村民。

“别看这小小的菜心,它的价钱要比其他蔬菜贵两三块钱。我们采摘好后,主要销往广州、深圳、东莞、南宁等地。”看着整整齐齐放在箩筐里的一把把菜心,贵州金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剑笑得合不拢嘴。

村民在义龙新区德卧镇白水河村八光海子坝区“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采摘菜心

据了解,八光海子坝区是义龙新区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的样板坝区,覆盖白水河、大水井、团山堡3个自然村,坝区蔬菜种植面积余亩,主要品种有菜心、辣椒、青菜等蔬菜,蔬菜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年,该坝区蔬菜产量累计达到吨,产值万元,进一步促进了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

义龙蔬菜产业园一角

农事不等人,春日胜黄金。连日来,黔西南州各级各部门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抓住春耕生产有利时机,有序有力引导群众春耕春种,广袤的盘江两岸,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正在织就,一曲曲别样的春耕生产“交响乐”正在上演,丰收的希望已在春日里悄然孕育。(文/图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韦欢)

来源:中国黔西南   凡“中国黔西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