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广开渠道抓实就业扶贫

示范企业科技人员指导村民发展百合产业。

为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云南省祥云县人社局以实现稳定就业为核心,以实施岗位无缝对接、就近就地就业为重点,健全完善“社企联建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以及“五个一批”长效机制,不断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村企结对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一批。不断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企业科技培训载体,对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组织开展培训。以县内84家民营企业挂包个村(社区)模式,达到“一村一企”结对帮扶就业全覆盖,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无缝对接。建立“龙头企业就业培训就业安置”和“企业下单就业培训定向输出”培训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创业就业技能送到贫困户手中。同时,以致富党员为标杆,打造“点餐式、跟进式、移动式”的培训服务模式,年至年,全县累计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人,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示范企业产业发展”,吸纳就业一批。按照“主业辅业”扩收、“社企合作”稳收、“土地流转”丰收、“电商扶贫”助收、“寄养托管”保收、“折股量化”创收、发展工业促收“七种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蚕桑、百合、山核桃、魔芋、中药材、特色林果等特色种植业和肉牛、生猪、山羊、肉鸡等养殖业,培植农业龙头企业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全县共命名52个“祥云县脱贫攻坚转移就业示范企业”,不断发挥带动示范效应,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余人。按照“就业扶贫土地流转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模式,投入资金万元,完成东山乡干海村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鹿鸣乡弥长村禽类养殖小区建设工程等,带动户、人就业。

“乡村公岗就近务工”,安置就业一批。针对留守本地的贫困户绝大多数为半、弱劳动力的现状,遵循“因事设岗、因需设岗”的原则,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印发《祥云县年就业扶贫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实施方案》,兜底安置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人员就业。全县10个乡镇累计开发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道路专管员、护河员、就业扶贫等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帮扶无法实现转移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并为安置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扶贫车间带贫益贫”,促进就业一批。积极培育“就业扶贫车间”,目前全县认定“就业扶贫车间”40家,吸纳各类就业人员人,带动吸纳贫困劳动力多人。努力做好政府服务保障工作,落实扶贫车间奖补政策,对吸纳5名(含5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1个月以上的企业,每吸纳一名按照其发给贫困劳动力工资额的15%给予吸纳就业奖补。健全完善带贫益贫机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认定带贫企业44个,带动建档立卡户户人。年投入资金万元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园创建项目28个。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奖补.45万元,奖补企业(合作社)21家,带动建档立卡户户。

“网络招聘劳务对接”,输出就业一批。结合疫情防控,实行“点对点”“一站式”务工返岗,开展就业扶贫网络招聘,实施“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利用祥云时讯、七彩云端平台发布岗位信息19期,发布岗位个,点击量达次,达成就业意向人。同时,分区域、小规模开展岗位进村活动,分别在云南驿镇天马、汪情,米甸镇香么所,东山乡,禾甸镇,下庄镇,沙龙镇,刘厂镇,普淜镇,鹿鸣乡,组织小规模招聘会共计13场。截至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其中,县内人、县外省内人、省外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