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民国暗杀之王,从黑帮老大到民族英雄

“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蒋介石一提这个人,假牙就发酸;戴笠若是听说这个人又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而汪精卫的肋巴骨硬是被王亚樵这三个字活活敲断的;连上海滩超级恶霸黄金荣、杜月笙一类流氓泰斗遇上王亚樵,也得赶紧绕道走。——国民党军统少将沈醉”

在旧社会的大上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是个令人无比留恋的地方。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都市,也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在当时的上海滩街头,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彪形大汉,腰间别着铮亮的斧头行走在街头巷尾。

这些人,大多数都来自同一个组织,那就是名震上海的斧头帮。

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功夫》的朋友,对里面嚣张霸气的斧头帮肯定会印象很深。这些西装革履的人,一人一把斧头,在大上海是无恶不作,一手遮天。

但是,不同于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斧头帮”却是另外一种感觉。

虽然他们也是人手一把斧头,过的也都是血雨腥风的日子,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当国家危难,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却表现出高尚的气节,无愧于铁骨铮铮的汉子。

这里面最富有传奇性的,就要说“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提起王亚樵,这是个在上海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

在上海滩以“青帮三巨头”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为代表的帮派势力可谓是呼风唤雨。他们凭借自己的财力和势力,穿插在政界官商、租界洋人之间,成为上海滩的“地下皇帝”,黑白两道,谁也不敢与之抗衡。

然而,在上海滩,王亚樵和他“斧头帮”却是他们不敢招惹的,哪怕你是杜月笙都要忌惮三分。归其原因,就在于六个字,团结、手狠、正义。

王亚樵

相反,王亚樵的身材十分消瘦,长相文弱,而且喜欢戴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斯文有礼、文质彬彬。

但就在这样一副平静如水的外表下,却潜藏着一颗好勇狠斗的灵魂,任何人都不能使其屈服。

这位上海滩“斧头帮”的帮主,最先追随孙中山投身辛亥革命、铲除军阀徐国粱助力北伐,随后后庐山刺蒋、北站刺宋、击杀日军白川大将、重伤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

王亚樵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谓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王亚樵短短的前半生,不仅赢得了“江淮大侠”“暗杀大王”和“民国第一杀手”的称号,更是凭借自己气节,成为了一位铁骨铮铮的抗日志士和民族英雄。

王亚樵年2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磨店乡的一个穷苦家庭。

王亚樵自幼读书刻苦好学,再加上他天资聪颖过人,在同年龄的学生里面,非常的出色。后来参加了清末的科举考试,名列前十名,这在当时是非常好的成绩。

王亚樵的家里很穷,王家人世代都是本分的农民,靠着几亩薄田,在土地里讨生活。

在那个列强并起的昏暗年代,贫弱的中国是摇摇欲坠,在这样的环境下,王家这样的本分的人家,只有被层层压榨和剥削的命运。

当时正值英、法、日、俄、德列强汹汹入侵,瓜分中国。年少的王亚樵目睹清廷媚外无能,民族濒临灭亡,深感痛心。

他经常与合肥、巢县、寿县青年志士谈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每说到关键处,王亚樵总是义愤难平,恨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的丧钟正式被敲响。

这一年22岁的王亚樵再也按不住自己的性子,在安徽都督、同盟会员柏文蔚的鼓励下,雄心勃勃的王亚樵在乡间组织地方武装,参加了革命。

随后王亚樵加入“中华革命党”,正式开始追随孙中山,参加“二次讨袁”运动。

无奈当时革命党的实力相比较于北洋政府还是很弱小的,“二次讨袁”运动失败后,王亚樵几经辗转,逃亡到上海滩。

来到上海滩后的王亚樵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繁华的大都市,一时间他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王亚樵多年的革命经验告诉他,要想在上海这样的地方站稳脚跟,自己必须要想办法组织自己的势力。

彼时,在上海有很多的安徽籍的劳工,他们大多数都在码头从事劳累的体力活动,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压迫的他们,由于势单力孤,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

王亚樵来到上海后,接触到了很多在上海的安徽劳工,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他深深体会到这些人的辛酸。

为了帮助这些劳工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王亚樵在上海成立了“安徽旅沪劳工会”。

这个就是“斧头帮”的雏形。

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王亚樵命人买来多把锋利的斧头分发给帮会成员,哪个劳工被资本家或地痞流氓欺负了,他的“斧头帮”就一拥而上,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或砍或杀,异常凶猛。

他们高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很多资本家都避而远之,连上海青帮大亨黄金荣、杜月笙也惧其几分。

王亚樵(前排中)和斧头帮成员

在那个年代,“斧头帮”的出现,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如果都能过上好日子,有谁会愿意以命相搏呢?实在是本分人在这乱世要想生存下去实在是太难了,王亚樵和他的兄弟们除了团结起来,没有其他任何的选择。

由于王亚樵处事公正,说一不二,又肯为自己的兄弟出头,很快他的“斧头帮”就在上海“砍”出了一片天地,劳工会会员达十几万,拜在他门下的弟子也越来越多,门徒最多时有数千人,他也因此一跃成为“上海劳工总会”领袖。

王亚樵和“斧头帮”的崛起,搅动了上海滩原有的势力分布,杜月笙等青帮大佬面对这个异军突起的人物,都有心试试他的成色。

几番试探下来,杜月笙得出了一个结论:魔鬼可以惹,但是不可以惹王亚樵。

年11月,王亚樵受皖系军阀卢永祥之子卢小川之托,暗杀了盘踞在上海的直系军阀淞沪警察厅厅长徐梁,受到卢永祥的赏识。

卢永祥除了赠予他重金外,还委任他为浙江别纵队司令,把湖州地区划给他做据点。

这对于王亚樵来说是一个等待许久的机会,于是他把“上海劳工总会”丢给几名手下管理,马上就到湖州上任了。

在湖州王亚樵大规模招兵买马,练兵备战,准备大展拳脚,这期间他手下有几位得力的干将。

一个就是后来成为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的戴笠,当时在浙江江山县任保安乡自卫团团总,被王亚樵招进别纵队,任命为纵队长。

还有就是后来成为“西北王”的胡宗南,以及后来投奔冯玉祥的方振武、余亚农等人也都在王亚樵的别纵队任纵队长。

这几个人与王亚樵交往甚密,先后结拜成为兄弟。

但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年卢永祥兵败,通电下野,靠山倒了以后王亚樵部也作鸟兽散。

戴笠、胡宗南等人各自回乡,不久报考了黄埔军校,而王亚樵则返回上海。分别之际,兄弟几人依依不舍,互道珍重,当时他们谁也没想到,几个拜把子兄弟日后竟会成了不共戴天的生死对头。

王亚樵再次回到上海后重操旧业,但是在他的心中始终对孙中山先生抱有十分崇高的敬意,终其一生,王亚樵都秉承孙中山的建国理念。

这也就使得王亚樵对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十分的不满。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大屠杀”,第一次国共合作瓦解。

王亚樵甚为愤慨,在南京中山公园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高呼“打倒军阀,反对屠杀!”和“保障人权,人权第一!”

自此,王亚樵拒绝了国民党的所有威逼利诱,并开始了一系列暗杀国民党高层人士的行动。

王亚樵的身上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胆识,深得柏文蔚等国民党内部西南派人士的赏识,因此受邀加入西南派在上海成立的秘密反蒋组织。

在年,王亚樵做了两件大事,一件就是在庐山刺杀蒋介石,差点要了老蒋的命,另一件就是在火车站暗杀宋子文,同样也是差点成功。

但是此时的王亚樵充其量就是一个反蒋的江湖豪侠,影响力也不过是上海一隅,而真正让他实现从江湖豪侠到民族英雄转变的,还要从抗日战争开始。

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王亚樵就对东北军的不抵抗十分的气愤。

当张学良到了上海后,一直住在杜月笙的府里,王亚樵直接给张学良送去了一个拆了引信的炸弹,并给张学良提了三个条件:第一、立刻回到东北整顿人马,同日本人决一死战。第二、如果不肯战那就回东北,自杀以谢天下。三、如果不敢死,那就是把钱都捐出来,购买军火支持关外的抗日义勇军。

三个条件,必须满足一个,否则第二次收到的就是有引信的炸弹。

戴笠和王亚樵

一件事,足见王亚樵对于日本人,那是切实的恨之入骨。

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在上海大举进攻中国守军。

王亚樵摩拳擦掌,带领弟兄,自发上前线,在太仓协助国军作战。同时他将原有帮会改编,成立“淞沪抗日义勇军”,矢志“全力以赴抗曰”,还组织成立了以暗杀日军高级军官和铁杆汉奸为对象的“铁血锄奸团”。

当然,还有他的老本行,暗杀!

是年2月,前关东军司令、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抵达上海吴淞口,坐阵日本海军旗舰“出云号”,指挥日军对十九路军的攻击。

王亚樵见此时机,决心干掉这个日本的刽子手。

王亚樵挑选出一批身负炸药的“敢死队”队员,潜入江中,在“出云号”舰底引爆炸药。一声轰鸣,白川义则被吓得落荒而逃,最后虽未把“出云号”炸沉,但也重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这一次没有能够得手,王亚樵很生气,但是王亚樵并没有就此罢手。

到了4月29日,白川义则在上海日租界的虹口公园,为日本天皇诞辰举行“庆功会”。

中国老百姓十分气愤,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总指挥陈铭枢更是气得拍桌子大骂,他亲自跑到上海,让王亚樵破坏日军的“庆功会”。

王亚樵也正发愁没有机会,于是便应允下来。

根据当时驻上海的日军规定,大会只准日本人和朝鲜人参加,中国人不得入内。王亚樵无法下手,便联络了自己原来的部下,流亡上海的朝鲜独立党人安昌浩等3人,请他们实施暗杀任务。

4月29日,安昌浩等人把定时炸弹装在暖水瓶里带入会场,放在讲台桌下,然后迅速离去。

两分钟后,炸弹爆炸,白医院不治身亡,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被炸飞了一条腿,其他十几名日本文武官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

而白川义则也成了整个抗日战争中,在中国阵亡的日本最高级的将领。

自此后王亚樵得到了“远东第一杀手”的名号。

但是王亚樵的表演还远远没有结束。

同年9月,由英国外交官李顿率领的“九一八事变”国联调查团来到了中国,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李顿枉顾事实真相,存心偏袒日本,中国人闻之无不愤恨。

王亚樵对此更是十分的气愤,他跟身边的人说道:“世界上有强权无公理,只有诉诸武力。”于是他决定给这个李顿一个“血的教训”,实施一次暗杀。

前关东军司令、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

经过周密的安排,到了当年11月,王亚樵派出的杀手在李顿一行下榻的宾馆提前设下了埋伏。但是就在他们正准备行动时,不慎被警察逮捕。

而李顿受此惊吓,慌忙逃离中国,这一暗杀未遂事件也迅即传遍国际社会,国际舆论的冷嘲热讽让李顿颜面尽失。

王亚樵这一系列惊天动地的行动,全国的抗日志士都沸腾了,这极大地提升了当时的国民士气,很多年轻人都开始以王亚樵为偶像,加入抗日锄奸团。

而此时,王亚樵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其实自从白川大将被暗杀后的喜讯传出后,南京国民政府就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