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发布云南省15个贫困县市脱贫摘

9月30日下午

云南省年15个贫困县(市)退出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

发布会现场姬祥虎摄

云南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施榆兵宣布

年,全省有10个州(市)的15个贫困县(市)实现了脱贫摘帽

他们分别是:

昆明市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曲靖市的罗平县

楚雄州的牟定县、姚安县

红河州的石屏县

普洱市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

大理州的祥云县、宾川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洱源县、鹤庆县

德宏州的芒市

丽江市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临沧市的云县

这是千千万万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团结一心、战胜贫魔的壮举

是一个值得欣喜和铭记的时刻

让我们为这15个县(市)和身边的TA们

一起打call

让我们来看看

这15个脱贫出列的县(市)的脱贫成效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产业为根、安居为要

寻甸县七星镇江外村委会可格村邢路扬摄

寻甸县以产业为根、安居为要、教育为先、健康为本,多措并举抓牢群众收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现“群众增收”和“家园美丽”双促进。截至年底,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5%。

罗平县:紧抓“创新”、紧扭“增收”

罗平油菜花图片来自网络

罗平县紧扣“精准”这个前提,紧抓“创新”这个动力,紧扭“增收”这个关键,紧盯“保障”这个底线,采取兴产业促就业拓旅游、“评选标兵”树标杆、建立“爱心超市”带动模式、“送教上门”等措施,认真对标对表、全力破解难题,累计减少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由年的8.08%降至年末的1.84%。

牟定县:靶向发力,实现资源配置精准

牟定县猕猴桃种植渐成规模

牟定县制定了县、乡、村、组四级脱贫规划和户帮扶措施,组织实施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14个专项行动,有效补齐了各项短板。经过三年奋战,全县1个贫困乡、42个贫困村达标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由年的7.85%降至1.43%。

姚安县:“三转一保”对病根、强帮扶

姚安县官屯镇连厂村沪滇协作蔬菜大棚项目张磊摄

姚安县始终把“扶持谁”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把“怎么扶”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对贫困户进行精准“滴灌”,实现了有能力的贫困户“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同时,积极探索资源转产、资金转股金、农民转工人和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三转一保”扶贫增收模式,实现了一村一个增收产业,一户一个增收项目。

石屏县:龙头带动、务实脱贫

石屏县牛街镇万寿菊种植基地石屏县扶贫办供图

石屏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按照“特色产业富民、长短结合、龙头带动、务实脱贫”工作思路,通过订单收购、就近务工、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带着贫困户融入产业链。截至年末,全县累计脱贫退出41个贫困村,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从12.15%降至1.34%。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

航拍宁洱县同心镇马鞍山村竜树林村民小组大沙田易地扶贫搬迁点王承吉摄

宁洱县把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年以来,累计投入脱贫攻坚资金23.33亿元,实现了3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户人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户人,贫困发生率由年末的8.22%降至年末的1.27%。

勐海县:包乡、帮村、帮户全覆盖

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妇女采茶陈启发摄

勐海县使用“牛刀”战术,通过工作队驻村、企业进村、帮扶干部入户,紧紧围绕贫困群众增收和县域特色产业培育这一根本,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到年末,累计实现2个贫困乡、36个贫困村出列,户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9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

祥云县:下足“引企入村、引户入企”功夫

祥云县丝瓜种植带领群众致富韩如龙摄

祥云县整合投资58.9亿元,实施完成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水网建设、路网通达、公共服务均等化多项工程,有效破解了“穷在水上”“困在路上”等主要贫因,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坚持产业和就业并重,下足“引企入村、引户入企”功夫,实现户均至少有一项稳定增收产业、至少加入一个新型业态,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宾川县:种养相加、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宾川县葡萄种植助力群众脱贫张彤摄

宾川县实行“一村一业”和“一户一策”帮扶方式,走“种养相加、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产业增收之路,确保增收措施全覆盖、扶贫政策全落实、精准帮扶全兜底。三年来,全县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54个贫困村,3个贫困乡镇,贫困发生率降至1.55%。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短能脱贫、长能致富

巍山扎染顾彬摄

巍山县因户施策,精准发力,科学制定乡村组户的脱贫帮扶计划,按照“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原则,积极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发展规划,“一户一策”进行产业帮扶,做到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从年至今,全县累计脱贫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7.19%下降至年底的1.16%。

洱源县: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

洱源茈碧湖李秋明摄

洱源县累计投入37.6亿元,精准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扶贫、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等工程,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同时,洱源县立足实际,把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

鹤庆县: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鹤庆县着眼脱贫攻坚区域性整体提升,健全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资金池”,扎实推进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破解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制约。创造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脱贫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芒市:一村组一方案、一贫困户一计划

芒市民族中学芒市教育局供图

芒市牢牢抓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按照“一村组一方案、一贫困户一计划”的原则,通过住房、产业、教育、医疗等帮扶举措,全面补齐脱贫“最后一公里”短板。实现1个贫困乡、2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6.70%下降至2.18%。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玉龙县大具乡努力提高山区村道质量

玉龙县全力统筹整合各方资金,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九大工程”,累计投入31.61亿元重点加强以水、电、路、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年至年累计减贫户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2%。

云县:“三带一帮两促进”做强产业

云县昔元村山羊养殖

云县建立非贫困户带贫困户学创业、合作社带贫困户学管理、龙头企业带贫困户学营销,政府帮助贫困户发展一项以上致富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和产业升级的“三带一帮两促进”机制,做强产业拔“穷根”。全县共有59个贫困村出列,户人顺利脱贫。

云南扶贫李熙临翟芯冉姬祥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