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秉承民族团结信仰建设民族融合基地

本报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建章立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基地运行管理、党性教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党建和驻村扶贫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安排部署和组织实施,明确责任领导和工作任务,使创建工作走上规范化运行轨道。

强化管理,实现规范化运行。祥云县“红色传承”现场教学基地是由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统一命名的四个“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之一。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管理中心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管理中心主任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有关各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中心联动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具体的创建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创新举措,增强创建实效。在现场教学中立足于云南多民族、又是边疆省份和社会形态多样性的特殊民族工作实际,依托红色传承教育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和普发兴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为内涵,组织接待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村)、官兵和观光游客到教学基地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等主题性活动,重温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带领云南各族人民浴血奋战、求得各民族独立解放的光辉历史,学习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地方经济,带领各民族群众发家致富的先进事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充分弘扬先烈先辈先进的担当精神。同时,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从全县中小学中选拔讲解员,通过培训和上岗讲解,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使学生从讲解中了解云南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学习先烈革命精神,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不断强化学生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抓实管理,创建教育品牌。借助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将标准化理念和管理手段融入实际工作中,建立了内容涵盖基地管理、学员接待、讲解规程、安全保卫、学员评价、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满足需要、运行有效,符合红色教育行业特点和教学基地管理服务实际的标准体系,纳入国家标准27个,编制管理中心标准56个(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标准25个,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标准23个,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标准35个),共计3个子体系83个标准,并通过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规范管理、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实现规范化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现场教学模式,教学基地采用观、听、思、谈、讲、写“六位一体”的现场教学模式,把系统讲解、重点点评、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精心设计举行一场重温活动、讲述一个典型、受到一次震撼、开展一次互动交流、组织一次深度教学、受到一次启迪“六个一教学”活动,切实加强主体班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现场教学服务,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通讯员王锦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