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传承弘扬傈僳文化成效凸显中国

本报讯为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特色,进一步加强保护与传承傈僳族文化,破解傈僳文化传承难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积极作为,以人财物为保障,通过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畅通民族干部晋升渠道;大力推进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实现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加大民族文化的资金投入,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县和乡镇财政每年列支资金举办“七人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文艺汇演、民族文化培训,吸引和感染广大群众。同时,成立县傈僳学研究会,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在研究、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傈僳优秀文化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起到引领和拉动作用,传承弘扬傈僳文化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进程。

开展活动,展示民族风采。依托祥城镇白龙潭自然村“七人节”(农历正月初七)、米甸镇立腊么傈僳族的“祭龙会”(农历二月初二)、东山乡小庄子傈僳族的“拼伙节”(农历二月初八)与来自祥云、宾川、鹤庆、丽江、永平、楚雄等地的傈僳族群众欢聚在一起,举办民族体验、文艺扶贫和演出活动,活动中最精彩和刺激的环节当数傈僳族传统绝技“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大家围着刀杆和火海,看着傈僳族的勇士爬刀子、踩火炭,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傈僳族勇士们精彩的表演一次次地刺激着现场观众的视觉,欢呼声不断,展示傈僳族群众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的民族风采。

加大宣传,彰显民族特色。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非遗常规活动为载体,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理主会场演出;参加祥云县非遗中心非遗进校园活动,傈僳族火草布纺织技艺;参加第十五届《洱海歌手》大赛,傈僳族歌曲《嘎器啦》获原生态组银奖;参加丽江市华坪县傈僳族“阔时节”文化活动;参加年大理州迎新春非遗歌舞乐展演晚会;参加年大理州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祥云站)系列活动中的歌舞展演和民间技艺展示,不仅充分展示了傈僳族深厚的文化底缊,也展现了傈僳族独特的文化风格和魅力。

提升服务,增强凝聚能力。学会始终把开展文化交流和文艺活动作为对外宣传傈僳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参加了大型纪录片《中国傈僳族—大理傈僳族》拍摄、祥云县纪录片拍摄傈僳族篇、《匠心筑梦》—傈僳族火草布纺织技艺、配合湖南卫视垂钓栏目拍摄傈僳族火草布纺织技艺及服饰、挂件等的制作,参加组织米甸镇立腊么傈僳族祭龙会活动和东山乡小庄子傈僳族“拼伙节”活动,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后播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应。把傈僳族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和正能量的东西传播出去,提高傈僳族的知名度和凝聚力。

交流合作,扩大影响力度。为了增进与其他各州市县傈僳族同胞和傈僳文化学会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增进与各州市县傈僳族同胞和傈僳学研究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共同提升傈僳文化品位,三年来,学会积极开展了走访和学习交流活动。参加首届中国傈僳族文化旅游高峰论坛,研究会会员李珂作交流发言;参加中国傈僳族第一村傈僳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参加云南省傈僳学研究会年会,来自泰国、美国及云南省各地傈僳族学会的会员聚集探讨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不断扩大影响,更好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傈僳族文化。(通讯员罗中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