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0504/6213643.html
你去过云南吗?你有见过云南的寺庙建筑吗?与其他地方的可有不同?佛教传入云南的时候,与当地的风俗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一些变化,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两座寺庙,其中一座是建水燃灯寺,另一座是水目山寺。
建水燃灯寺
位于建水城东门外燃灯寺街是滨南著名的佛寺,创建明嘉靖年间(~年),为建水佛教圣地之一。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有《临安春社行》诗“临安二月天气空,满城靓妆春服妍;花簇旗亭锦围巷,佛游人嬉车马阗。少年社火燃灯寺,埒材角妙纷纷至;公孙舞剑骇张筵,宜僚弄九惊楚市……反映出当时燃灯寺社火的盛况。
崇祯初年,燃灯寺毁于战火,后重建。清咸丰年间毁于战乱,光绪初年再建。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多平方米,两进三殿,布局庄重合理。前殿原为山门,已毁。现存中殿、后殿,两廊庑20余间。中殿为天王殿,三开间,抬梁式屋架,单檐歇山顶,角梁处采用挑梁构架承托,四翼角飞起。屋面覆以琉璃黄瓦,中间镶有绿瓦组成的双菱形图案,屋顶正脊用八仙人物琉璃瓦件和吻兽装饰,垂脊、贫脊也饰以走兽瓦件,金碧辉煌,为滇南佛寺所独有。中殿内两翼底瓦层凸面,隔黑瓦沟有四块有字白瓦相间于黑瓦之中,白瓦上用行、草、隶、楷几种字体书有五言、七言绝句,甚为独特。后殿为三开间,面阔14米,进深10米,同样为抬梁式歇山顶。
燃灯寺的布局与建筑结构,具有小巧玲珑的特点。前殿为山门,牌楼式。中殿之间,通面阔15米,通进深14米,规极不大,梁、住棚、杨等构件用村较小。殿举架较平缓,贸角飞翘,造型别致,典雅大方。正殿为台梁式本构架,举架较高,所用材料较之中殿粗大,檐下斗拱与枋板结合,榆檩由要头承托,为晚清建筑典型样式。正殿大方舒朗,雕梁画栋,图案精细,典雅华美。位于中轴线西边的东西厢房与三殿的自然组合,构成了燃灯寺前后两个完整的院落布局。
燃灯寺的壁画与墨迹,也别具一格,壁画和书法条联、条幅在正殿右侧耳房地藏王菩萨的楼墙上。壁画内容为飞鸟、花石、鱼虾蟹、水草等。构图明快,线条简洁,表现手法十分细腻,另有一佛教内容的圆形画,绘一美髯僧背靠青松,坐地跷足,仰望天空飞来的蝙蝠,前置一香炉,缕缕青烟,飘逸悠远,僧家风度十足。画两侧对联是:“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另有几幅题墨、对联,笔力苍劲,神完气足,落款为“丙子春”,当为清光绪二年(公元年)所作。内容抒发了与世无争,超脱凡尘的佛家思想。
祥云水目山寺
水目山巍然屹立在祥云县城东南20公里处,海拔米。这里古树参天,是云南佛教胜地之一。水目山因泉涌清澈、晶莹而得名。水目寺掩映于茂密的林木之中。
据史料记载,由唐元和八年(公元年)起,普济庆老禅师水目寺,“衲子千余,六诏诸王,威来问道”。从此,水目山逐渐开拓为佛山胜地。继普济庆禅师之后,有净妙禅师、皎渊智玄禅师等历代高僧相承不绝,大理国王族中曾有不少人在此出家为僧。清初有名的担当和尚也曾一度在此隐居。鼎盛时,僧众达余人,可谓“千衲还园,从者如云”。自唐代以来,水目山经历代修建,曾有水目寺、宝华寺、普贤寺、地藏寺、玉皇阁、观音阁等寺宇殿阁。想当年这些古建筑群,参差错落,巍峨壮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选胜登临,游人不绝,成为旅游观光胜地。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慕名游览了水目山。
如今,水目山仅保存了水目寺,该寺为清代重修。寺坐西朝东,由东往西依次是:山门、塔院、前殿、南北配殿、大雄宝殿,西北两侧又配以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堂、茶室、云会堂等。前殿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下层七间,上层五间。大殿为单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面阔七间,前檐有廊台。水目寺右侧山岗上,有水日山葛塔林,墓塔现存50余座,是水目山禅林历代名僧的圆寂之地。《水目寺诸祖缘起碑记》载:“净妙澄禅师姓高氏,大理国段氏国公仁懿太后之……天开七年七月二十一日迁化于水目禅室,越翌日,火化于北岗而建塔焉。”这些基塔,由东而西作台阶状排列,一般通高3至6米不等,分为亭阁式和察堵坡式两种。亭阁式塔系砖塔。
翠堵坡式塔分砖、石两种。基座有四方形、六方形及人方形等儿种。塔利分别为砖、石两类,由相轮、仰月、宝珠等结构而成,有方式、圆式。整个塔林矗立在苍松之中,显得分外肃穆、庄严,是研究云南佛教和佛教建筑的一批难得的实物资料。
水目寺大雄宝殿的左右侧立有明天顺(水目寺碑铭》、明万历《重修水目寺功德碑记》、清康熙《无往如禅师塔铭》等重要碑刻,以及大理国天开十六年(公元年)《渊公塔铭碑》残段,对研究水目山的历史和云南佛教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燃灯寺现为建水佛教协会所在地,自年恢复佛事活动以来,香火日盛。水目山禅寺也是一座著名大寺,朋友们觉得小编今天介绍的两座寺庙怎么样?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