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让荒山变桃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山是大地的脊梁,保障了生物多样性,涵养水土,但也成了大仓发展的桎梏。长期以来,遍布的荒山、荒坡、荒地将村庄分割开,并像难以逾越的鸿沟,阻遏制约着大仓的发展,昔日的大仓,人们常用“山大无柴砍,箐大无水淌”来形容眼前的穷景。大仓社区有13个自然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下庄镇东部,区域面积39.7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行政村,全村共有森林面积亩,耕地面积亩。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年底全村乡村人口有农户户,人口人,劳动力人口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亩,村民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及外出务工为主。大仓社区因耕地资源有限,山高水远,农忙季节,挑水上山坡农作的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村里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了,没有产业,留不住人,发展缓慢,群众增收难度大。前些年,随山风吹来的不仅是满目的黄土,仿佛还有对贫困现状的无奈,穷乡僻壤导致劳动力流失严重,落后的基础设施拖住了农业发展的步伐。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通过各级和相关部门的帮扶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努力,大仓社区基础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有了较大提升。大仓社区作为下庄镇两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年9月,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挂包帮扶大仓社区以来,把大仓社区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村庄发展规划,积极协调各方资金项目,直接投入和引进项目资金共计万余元,建设提升大仓社区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助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大仓社区有建档立卡户户人,现已脱贫户人,贫困发生率由年末的17.5%降至0,已实现全面稳定脱贫。云南省住建厅在挂包帮扶大仓社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协调资金建成大仓社区环村公路8.4公里,把大仓社区1组至8组联通起来,使大仓群众出行、干活、上学都能够走上硬化的水泥路,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条件。“前些年,出行都是土路,‘晴天灰雨天泥’,路修好之后,变安全了也变干净了,交通更加便捷了,以前平均一年换一次车轮胎,现在两年都不用换一次,成本也降低了。”大仓社区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李永顺坦言,如今走进大仓行政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各个村民小组,从根本上解决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村民们圆了“要想富、先修路”的美梦。挂包帮扶中,云南省住建厅引进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示范村建设项目,为大仓社区10个村小组从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公厕建设、道路硬化、供水、农村道路照明工程六个方面建设,改善生活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协调资金建设大仓社区农贸市场及配套公共厕所,使不地群众在家门口就可购买到农资农具、生活用品、水果蔬菜等商品,足不出村就可以买到生产生活必需品,改善了农民消费环境,实现了安全便利消费,促进了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强了信息交流。每逢周五,来农贸市场采买商品的人络绎不绝,既有收购,也有销售,农忙时售卖农资农具,农闲时,水果、衣物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在平时也能听到售卖各种商品叫卖声,季节蔬菜和水果随时都可以买到。云南省住建厅协调资金建设大仓社区多个公共活动用房及文化广场,活动用房作为党员活动室,在农忙之余,很多人都喜欢到广场周边坐着聊聊家常,节日的时候在广场上打歌跳舞。通过多方协调补齐大仓社区脱贫攻坚中的短板问题,投入资金解决房子和收入有风险的农户,补助修房及开设公益性岗位,给建档立卡户添置家具;开挖两口深井及架设供水管道解决饮水困难问题,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指标。通过协调建成大仓社区村委会办公楼1栋,对幼儿园宿舍建设及教学场地扩建、小学篮球场重建、烤烟预检及收购烟棚建设和村村响广播系统建设,改善了大仓社区的办公环境和教学环境,使村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烤烟可以在村收购,全村通知事情不再挨村打电话通知,大仓荒山变“桃源”,穷山沟成了富庶谷。(通讯员陈应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