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百合花开。走进大理祥云东山彝族乡,千亩百合,丹红如霞,把东山装扮得分外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在东山彝族乡干海村的百合地里,几个村民望着金灿灿的百合花,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又是一个百合丰收年。东山乡是祥云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也是离县城最远的乡镇。近年来,东山乡围绕打好“绿色食品牌”,按照“生态+”的理念谋划全乡产业发展,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百合产业,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百合产业发展路子,产业脱贫之路越走越宽。罗增兰家是干海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种植百合,年光荣脱贫。脱贫后的罗增兰,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年,她家抓住“生态农业+美丽乡村游”的机遇,在自己家里开起了农家乐,每年下来,各项家庭收入都在六、七万元,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一家人正走向小康生活。说起党的好政策和现在的生活,罗增兰满脸幸福。李秀菲家是干海村较早试种百合的农户,通过多年的发展,她家原来种植包谷的山地大多数都改种成百合。目前,她家百合种植面积在5亩左右,每年单百合这项收入就有10多万元。正在百合地里忙碌的李秀菲说:“以前这些山地都是种包谷,每亩只有一千多块的收入;现在改种百合,每亩能收入3万多块钱,这个百合花就是我们的幸福花。”年,干海村百合种植面积达余亩,销售余吨,产值达余万元,人均纯收入多元。通过每年举办百合大赛和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的宣传,干海村成了声名远播的“百合村”,带领全村人种植百合的党总支书记李红,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百合书记”。“今后,我们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从深加工和销售这两块下功夫,为奔向美好的小康生活奠定好基础,相信我们干海的前景会更好。”说起干海村今后的发展,李红信心满满。干海村“一村一品”的形成,为全乡产业扶贫、产业富民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东山乡乘势而上,通过示范引领、政策推动、企业带动,百合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年全乡种植百合亩,总产值预计可达万元。百合花儿开,小康入画来。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小康画卷,正在东山彝族乡徐徐展开。图文:张敏来魏超鸿张梅大理宾川:种植户葡萄出状况,技术人员上门服务解难题大理祥云:从“草鞋村”到“小康村”的蜕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