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祥云县恪守“靠山吃山、养山兴山、兴山致富”的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有效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将野生菌资源采集权与林权挂钩并承包到户,进一步明晰责权利,进一步规范野生菌采集,营造了良好的野生菌生长与繁殖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让群众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最近一段时间,米甸镇自羌朗村拉果摩头的苗族大嫂周如英和丈夫,都会到林子里捡拾野生菌,增加家庭收入。
周如英说:“我们到5、6月份就找香蕈,香蕈找完了就找乔科菌,乔科菌找完了就找山鸡枞,到9、10月份就找松露。一年全部加在一起收入还是有1—2万元。”
周如英一家,正是当地山区农家生活的缩影。近年来,祥云县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环境优先发展战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生态县建设为抓手,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从源头入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林下经济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正轨,野生菌资源较为丰富。
祥云县把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下资源永续利用作为绿色发展战略,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规范有序采集野生菌等林下资源。
通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对集体林地实行山场承包,规范化管理,使野生菌等林下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和科学合理的采集。
图文杨莉梁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