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加速旅游园区建设,打造美丽县城,拓宽城镇发展领域,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按照“云南旅游新驿站”的发展定位,根据“建设新云南驿、再续历史传奇”的思路,依托祥云独特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统筹规划旅游资源,推进县域旅游园区建设。以历史文化、佛教文化、民族特色文化为重点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构建“一带、三区、五亮点”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县城以清华古洞、青海湖、洱海卫城、周边农家休闲山庄等旅游景区为重点,建设城市休闲度假旅游区。祥云县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改革创新和探索,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美丽县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美丽县城”争创工作。通过不断创新,祥云县首条“海绵城市”透水道路于年10月投入使用,开启了当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样板道路建设模式,使“海绵城市”建设由“试点”走向“示范”,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在顺应自然中合理利用自然,通过增强城市环境优势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县城经改造后的兴云路成了“海绵城市”透水道路,道路渗透层及绿地系统会自主保留一定数量的雨水储存起来,多余的雨水通过道路两侧的渗水盲管收集导流至雨水井进入雨水管网系统,像海绵一样,从而有效控制了雨水径流,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县城生态环境,方便群众出行,实现城市道路“会呼吸”的呼吸的功能。走在祥云县城的大街小巷,这座向美而行的城市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交通更方便了,环境更宜居了,绿意更浓郁了。美丽风景催生了美好生活,也让生活在这儿的人们享受着美丽县城建设带来的便利、美好和幸福。住在兴云小区的徐女士提到县城的特色建设时感慨地说:“县城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就拿离我家几百米远的这条路来说,原来破破旧旧,路面裂缝、翻浆、坑槽积水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加之道路未设置非机动车道,绿化带面积较小,遇到降雨,大部分雨水不能直接进入城市雨水管网,汇集在道路路面,造成城市内涝,该路段日常人流量大,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如今,可以说是祥云县城最美的大道之一了。”(通讯员陈应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