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447319_0.shtml
一个县委书记,对媒体曝光“舆情”怎么处理?
云南有个徐会良,多年前担任祥云县县委书记期间,社会治安问题被媒体曝光。这时,一个名叫李军的有黑社会背景的不法商人,向徐会良递来了“投名状”:一个州县两级党委政府都认为棘手的事件,在李军的操控下居然悄无声息地被“摆平”了。从此,徐会良觉得李军是个“人物”,在私下场合暗示李军:“在我任内,你别惹事就行,你的事我一定会提供帮助。”
9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对云南省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徐会良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其中“黑社会”摆平舆情的细节令人深思。
一个有黑社会背景的不法商人,为何“帮”县委书记摆平舆情?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这是不法商人围猎县委书记的一个“套路”。李军与徐会良,一个想抱“大腿”,一个甘被“围猎”,两个心怀鬼胎的人,从此沆瀣一气。在李军的“影响”下,徐会良利欲熏心,贪图享乐,调查组在徐会良家中搜查出茅台等高档酒上百件、高档香烟上千条和大量字画,还有大量的象牙、翡翠、手表等贵重物品,琳琅满目,徐会良的享乐奢靡和贪得无厌令人咋舌。以李军为首的黑恶势力犯罪集团凭借着其与徐会良的“亲密”关系,以暴力、威胁或其它手段实施违法犯罪,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采取欺行霸市、渗入房地产和采矿行业,侵占国家和集体利益,开设娱乐场所和赌场,以非法融资高利放贷、偷税漏税等手段获取经济利益。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令人思考的是,摆平舆情咋成了“围猎”新招数?
新闻舆论在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地方主要领导,面对舆情怎么办?如何与公众情绪“交流”、与网络舆论“对话”?在新形势下,积极面对舆情,主动解决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才是领导干部的正确姿态。如此,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凝聚社会共识,把握舆论主动权。反之,提起“舆情”就紧张,第一反应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想方设法“灭火”,就可能剑走偏锋,甚至“引火烧身”。
前车之鉴,为政者当警之。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孙秀岭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