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高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足鼎立。道教向来占有一席之地,而具有高超艺术水准的道教神像画无疑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域。画作运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精髓在于“画以立意”,且形式丰富多样,具有较高文史价值。
关王庙据《高淳县志》和多处庙观碑记所载:高淳道教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晋太康年间古柏镇的寻真观;唐代,砖墙建起华国殿;宋朝在定埠镇建万寿宫;明清时,受道教圣地~句容茅山的影响,高淳道教活动盛极一时,东坝镇、淳溪镇先后兴建了东平殿、降福殿、东岳庙、真武庙、王母娘娘庙、天妃宫、祠山殿、关王庙等道教寺庙。流派包括上清派、茅山宗,正一和全真道派。而高淳道教神像画的发现更是提供了生动真实而有力的证据。
明清道教神像画1现珍藏于高淳博物馆的帧明清道教神像画以水陆画(类别)为主,大都创作于明清时期,距今约有多年的历史。走进细看,这一幅幅经典之作可谓生动传神,绚丽多彩,细致入微。所有画作可分为神轴和斗牌两类,均为纸本设色。其中神轴画芯长达1.7米、宽为0.95米。斗牌画芯长约0.56米、宽约0.33米,用多层纸裱成,中空,高淳道教界也称为“插牌”。
明清道教神像画2再看背面落款可知,这些道教神像画出自高淳县城东平殿和城隍庙,内容可分:五岳神,八仙神,阎殿神,十八层地狱,天部神,十二时辰神,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三清,四佛神,十方神,洞府神,群仙图等,一应俱全。每幅画都着重描绘主神,主神通常姿态端庄,神情肃穆,气场强大。有金童玉女侍奉其左右,仙鹤、虎豹或神兽是他们的坐骑。仙女、后妃等配角泰然自若;天神,常常披坚执锐,左右侍从分别执幡旗和兵器守护在侧。
老子画面用红、黄、赭、朱、墨、藏青等天然矿物颜料上色。天地五帝、三界十方尊神背后以五彩祥云作背景,采用平涂和晕染相结合的工笔重彩技法。衣冠上的纹饰、发髻和宝盖等部分采用描金手法。天堂背景则用层染法烘托表现云雾缭绕的仙气氛围。不论主体是谁,画面构图都给人以疏密相间,线条流畅平滑的感觉。神像画作虽出自不同时期、不同画家之手,但相同点在于以形传神、神形皆备,将传统的宗教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将江南地区民风民俗体现得淋漓尽致。
鬼谷子自年被从一场大火中抢救出来后,这些珍贵的道教神像画得到了专门细心的保护,后来文化工作者从中精选幅出版了画册,还另选出60件原作品送到周边地区进行巡回展出,散发出夺目的光芒。经专家鉴定:这批道教神像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虽因年代久远有所损毁,但经过修复,品相尚佳,且在一个小小的县城被发现也实属国内罕见。
《明清道教神像画》当然高淳区域内出现如此价值连城的道教神像画也不是巧合。历史上高淳和道教的关系颇为密切,甚至有学者认为,道教的发源地(道根)是在高淳。另外,道教创始人~老子系春秋时陈国人(离高淳的固城很近),曾在周王室担任图书管理员。公元前年,周王室内乱爆发,老子带着大量书籍以及大批名士(包括庄子)逃到楚国都城固城,并在游山附近讲学,高淳“老庄山”的地名便与此有关。
还有一个道教界的大人物~鬼谷子,据记载他曾在石臼湖旁结棚讲学,来听讲学的人络绎不绝。高淳武家嘴的那个神仙洞,传说就是鬼谷子下山时留下的。
高淳道教神像画保护和发展论坛南京高淳地区向来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瑰宝灿若繁星。高淳道教神像画保存数量多,内容全面,系统性强,为同类画作中所鲜见。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道教神像画,它也可以在研究传统文化艺术和天文学知识方面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