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思绪大理潘正伟大理文艺

全网抖音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54.html

原创作者大理潘正伟

半生漂异乡,

远眺九鼎山。

山后是乡关,

本人原姓潘。

又到中秋日,

暗怨日落迟。

明月升起时,

天下共思亲。

附注:

中秋节又到了,回头想想,已是二十多年没有回故乡过节了,在记忆中,孩提时代及读小学时,是在老家过中秋节;读初中高中时,好像中秋节就没有在老家呆过;读大学时,中秋节也只能在学校度过;后来参加工作了,又一度忙于班主任工作,学校要求班主任过中秋节时,要带领本班学生一起在学校过节,所以回家又一度泡汤了;前两年在乡下参加脱贫攻坚工作,想着可以抽身回老家过中秋节,哪曾想多次连续奋战一百天的攻坚命令,所有的计划都只能靠边站了;这个中秋节原以为可以回家,因为既使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自己的学生是大学生了嘛,他们可以自己组织过中秋节,却不料学校又要求班主任要与本班学生共度中秋,回老家过节又成泡影!

回不去故乡,自己只有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家乡的亲人,或是提前回去与亲人见过面,吃顿饭、叙叙旧,然后马不停蹄往回赶,在印象中,这么多年来,我就没能在老家住过一夜,这巳经成为我过节时的常态。有时候,老家的人都不能理解,去年我在乡下驻村工作时,家里有事,要我回家,我们却是刚刚接到通知要苦战一星期,任何人不得请假,以便完成迎检工作,我是讲纪律的人,我当然不能离岗回家,老家的人生气地在电活里对我说,他们就不相信,为什么我一个小小的工作队员就不能请假回家,为了这件事,家里的人生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的气,直到后来得空时,跟他们耐心解释,这种误解才消除。

回不去故乡,在异地他乡只能埋头工作,想家时,看看远方的九鼎山,那是老家祥云县较为出名的一座大山,因为,山的这边,就是我今天工作的地方,山的那边,就是生我养我、终身难忘的故乡。

不能回故乡,在校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过节要求,带领好学生们过一个异乡中秋节,我所带的班是大学一年级新生,基本上都是来自各地州的外乡人,他们第一次在大理过中秋节,我有责任有义务带好他们,我的心愿是,让我的学生今后不会忘记,年的中秋节,有一个姓潘的老师,陪着他们在大理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明月升起时,天下共思亲”,谨以此文向全天下身在异乡过中秋节的炎黄子孙致敬!

作者简介:

潘正伟,云南祥云人,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得稿费95元人民币,现居大理古城。代表作品《永平霁虹桥怀古》与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并称为“古今惊涛骇浪四大名作”。

责任编辑:大理文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