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在挂包帮扶祥城镇红土坡村和高牧村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充分发挥挂包帮扶单位的作用,积极联系社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凝聚社会爱心能量,为祥城镇红土坡村和高牧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搭建“爱心帮扶桥”。
近日,“大理爱心公益”团队的发起人张仕钧老师和来自北京的两名爱心人士,共同组成爱心三人行小组,在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积极配合下,来到了祥云县祥城镇红土坡村和高牧村,为这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送来了浓浓的爱心和温暖的帮助。
在红土坡村7组适学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张仕钧老师耐心的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情况,鼓励孩子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通过读书改变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朋友,你的鞋子是几码的,印了卡通动画的蓝书包喜不喜欢……”,一句句温暖朴实的话语,像极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给长期在家留守的儿童心灵带来了无限的慰藉。
在高牧村3组失去家中主要劳动力的边缘户家中,来自北京的两名爱心人士认真了解了老人家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吃穿用度和一日三餐的具体情况。“阿姨,现在国家政策好,养老和看病都可以报销了,平时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好日子在后头呢……”。老人听到了这么一句句暖心的话,眼里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红土坡村6组,驻村第一书记张开华认真介绍到:“这家农户的主要劳动力在厦门打工,家里主要由父母照顾,孩子也留在了老家。因为属于隔代教育,所以孩子比较调皮,目前已为他家申请了低保和残疾补助”。在高牧村2组,驻村第一书记孙利波对来自北京的爱心人士说:“这户是由82岁的曾祖母照顾9岁的曾孙子,家里就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平时一年四季吃的蔬菜瓜果都是曾祖母在自己院子里种的,现在已经为他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大理爱心公益”团队的发起人张仕钧老师介绍说:“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挂包帮扶工作做得很认真很细致很到位,筛选出来需要爱心帮扶的农户情况很准确,选出来的都是学习成绩优秀,而又面临家庭贫困的孩子,符合爱心帮扶的具体要求。
这次我们社会爱心团队共走访了红土坡村和高牧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合计5户,通过实地查看了解到了群众面临的具体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将通过社会爱心力量,向走访过的贫困家庭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爱心帮助,将为适学儿童提供运动鞋、运动服、书包等生活物资。同时,根据不同的学龄,每个月对每名适学青少年给予元至元不等的教育爱心资金资助,直至其大学毕业,用志愿者爱心之光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光和热”。
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福祉。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在根据“七个一批”具体要求,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上,会继续加强与社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的沟通联系,凝聚所有社会力量,重点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尽量避免城郊农户出现“灯下黑”的情况,让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尽可能多地惠及全体人民,确保顺利实现奋力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
爱心人士张仕钧老师的个人小档案:年7月,被评为大理“十佳志愿者”;在-年度和-年度获得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年6月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在做公益志愿者服务的路上,风雨兼程走过了近30年。(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