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冶好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这是今年的第二拔鲜花了,第一拔在情人节那几天出售了,行情还不错。”5月的白石岩村浦卉现代农业园大棚内,一片花的海洋,各个品种的玫瑰花竞相开放,花农王习银正在精心打理,希望给前来的观光的游客留个好印象,卖个好价钱。
在沙龙镇,像王习银一样靠着种花养花致富的群众不在少数。为了帮助群众发展好花卉产业,实现产业良性循环,沙龙镇党委政府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发展“花经济”做活“花文章”,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几年,通过党委政府的引导,看到商机的老百姓,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发展花产业来获得更多收入。产业发展了,村子漂亮了,老百姓的生活就更有奔头了。”沙龙社区党总支书记段天文说。
近年来,沙龙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主动融入中央、省州县新发展格局,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加速建成以绿色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为主的花园式城郊服务型特色乡镇。
申洱花卉产业园基地项目采用“沪滇协作+政企合作”共建模式投建,项目总规划建设面积亩。一期年6月开工,建设种苗生产、切花示范种植、盆栽示范种植及相关生产经营配套设施。二期于年实施,建设国际合作研发基地、科研试验基地、花卉科普培训展示棚等。基地采用现代农业种植管理技术立体种植布局、精准水肥管理,以“粮食作物+玫瑰花”立体种植模式和“粮食作物+菊花”应季轮作种植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效益。
沙龙镇党委书记刘恒良说:“下一步,沙龙镇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申洱花卉产业园基地辐射带动,做大做强祥云县“后花园”,通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先期发展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为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强大产业保障。”
花卉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基地通过采用“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强与农户链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集合零散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同时,以7个村(社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成立祥云县七馨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每年将当年扣除所有成本和税负后所产生净收益的20%按照各成员的出资比例分配到各成员社。
在基地务工的石壁村四组村民张正兰说:“我家的土地流转了,每年的租金是元/亩,在这里务工,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每个月能拿到元左右的工资。”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企合作,加大劳动力就业培训,扩大当地村民的就业门路,从栽培、管理、采摘、销售,每个环节的用工,都以当地村民就业为优先,为全镇村民带来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实现就业就在家门口,顾家挣钱两不误。”沙龙镇副镇长吴泽奇说。
如今,漫步在沙龙镇的村居院落,满眼的玫瑰花争奇斗艳,绿树与良田交相辉映,乡村小院悠静雅致,院落窗明几净,广场笑声连连,邻里友善和睦,一幅宜居宜业宜人的美丽乡村画卷在青海湖畔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