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阳光,洱海,绿植……走进双廊镇双廊村,只见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南诏风情岛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双廊村休闲度假、怡享人生……双廊村,也仅只是大理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在日前农业农村部对外发布的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推介和监测结果中
双廊镇双廊村
入选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不仅仅是双廊镇双廊村
近期
大理美丽乡村建设喜事连连、捷报频传
此次推介和监测结果
经各省遴选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
共个乡村
被确定为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个乡村被纳入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
其中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建镇永和村
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
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
入选-年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
除国家级名单外
11月22日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
《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云南省
年度美丽村庄建议名单的公示》
共个村庄
拟入选年度美丽村庄建议名单
其中
大理州共82个村庄拟入选
9个村庄拟入选省级美丽村庄
↓↓
11个村庄拟入选州市美丽村庄
↓↓
62个村庄拟入选县级美丽村庄
↓↓
(佛堂村)
大理州资源禀赋十分丰厚,近年来,大理州紧紧围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的目标,紧密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持续建设美丽乡村为大理州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乡村旅游质量整体提升、发展势头强劲。
(寺登街苏金泉摄)
充分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大理州全新构建出“一核、两轴、四区、二十镇、百村、百园”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充分挖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的立体推进开发模式。依据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和特点,大理州厘清家底,对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全面调查梳理,科学谋划乡村旅游新业态,坚持生态优先,大理州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存量,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筑牢生态环境保护新理念。
(诺邓村赵子忠摄)
聚合全州资源,大理州着力打造乡村旅游靓丽名片,成功将大理市双廊镇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将大理市双廊村、大建旁村、洱源县佛堂村、鹤庆县新华村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紧紧依托乡村本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业态产品,宾川县新庄村、鹤庆县母屯村、祥云县王家庄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基地持续火热;宾川县寺前村、云龙县诺邓村等村组紧紧依托景区作好乡村旅游文章。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目前已走出“农业+旅游”“非遗+旅游”“支部+旅游企业+贫困户”“节庆+旅游”“景区+带动”“民族特色+产业融合”六大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母屯村)
大理州不断完善游客中心、旅游步道、旅游厕所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深入开展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大力培养乡村旅游发展人才,年以来,先后组织30多名村官参加了全国旅游扶贫村村干部培训班,施高样等5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等。创新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机制,实现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的专业化、市场化和高效化。
(新华村杨立新摄)
下一步,大理州将加大投入,加强宣传,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后劲,围绕田园资源、乡村文化和特色农业,走农旅融合、文旅互动、三产融合的发展之路,打造宜居宜业、主客共享的“乡愁大理”示范样板。
(新庄村王自林摄)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杨金敏整理
部分内容来源农业农村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