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07/4304160.html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的具体要求,立足文物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起点,积极探索新时代文物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强化文物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找准文物保护、文物旅游事业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充分发掘文物价值,拓宽文物传播方式,引领文物旅游新方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文物保护、旅游产业多方位、全链条的深度融合。
近日,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州共有52项文物古迹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8项,古墓葬2项,古建筑22项,石窟寺及石刻2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6项,其他2项。祥云县有7项文物古迹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建筑有5项,分别是芹菜沟慈云寺、里头村魁星阁、小波那玉皇阁建筑群、王家庄三英寺、米甸地龙遗址;近现代重要其中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2项,分别是边纵八支队指挥部旧址和刘厂观音阁。
一、古建筑
Tips1芹菜沟慈云寺
芹菜沟慈云寺位于祥云县云南驿镇芹菜沟村慈云山,始建于清代中后期,为阮氏一姓建造,寺名“慈云”,来源于“如来慈心,如彼大云,荫注世界”一说。寺院为一进两院式布局,占地面积4.98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坐南向北,将中轴线和山势科学地结合在一起,逐台递升。现存主要古建筑沿轴线由外向内布局依次是斗母阁、东厢房、西厢房、观音殿、子孙殿、土主殿、玉皇阁、罗汉殿(东)、罗汉殿(西)、三教阁等。
斗母阁为三开间重檐小青瓦四角攒尖顶三层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观音殿为三开间单檐小青瓦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东厢房、西厢房、子孙殿、土主殿均为三开间小青瓦硬山顶木结构建筑。玉皇阁为重檐小青瓦六角攒尖顶二层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三教阁为三开间单檐小青瓦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东西罗汉殿均为三开间单檐小青瓦硬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
慈云寺是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寺院,每逢农历春节在慈云寺都要举行洞经音乐诵经拜唱,耍狮子、唱花灯的传统活动,同时其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古朴庄重,极具地方特色的石雕、木雕、彩绘艺术构建在建筑上熠熠生辉,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古建筑技艺,使寺院充满浓烈的艺术气息,对滇西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的发展融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年,芹菜沟慈云寺被列入祥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年8月14日,芹菜沟慈云寺被祥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慈云寺外墙滴水为界,向外延伸10米。
建控地带:不再划分。
Tips2里头村魁星阁
里头村魁星阁位于祥云县云南驿镇里头村,坐西朝东,清代建筑,民国曾修缮。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包含魁星阁、南北耳房遗址、北厢房等建筑。魁星阁为五开间三重檐小青瓦八角攒尖顶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一层五楹方形基座,前檐口设天字台,二层三层平面形成八角形。北厢房为三开间重檐小青瓦硬山顶木结构建筑,内设花园天井。阁内供奉主宰文章兴衰的魁星神,为村民自筹资金修建,寄托着当地乡民祈愿后代子孙兴旺、文运昌盛的心愿。
里头村魁星阁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木结构楼阁式古建筑,整体建筑布局主次分明,挑檐叠角、造型独特,结构精巧、古朴庄重,是研究清代建筑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文化价值。
年8月14日,里头村魁星阁被祥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边以魁星阁乡村道路为界;南边以魁星阁山墙向南延伸10米;西边以魁星阁后墙向外延伸10米;北边以魁星阁厢房后墙滴水向外延伸10米。
建控地带:不再划分。
Tips3小波那玉皇阁
小波那玉皇阁建筑群位于祥云县刘厂镇小波那村委会小波那村,该建筑群始建于嘉庆辛未年(年),整个建筑群由玉皇阁和观音阁两个院落组成。小波那观音阁位于玉皇阁东南方向禾庄公路旁,直线距离约米。
玉皇阁由大门(魁星阁)、玉皇阁、土主殿、子孙殿、南北厢房、土主殿北耳房,子孙殿南耳房,大门门楼东面房、西面房等构成一院落,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玉皇阁为南向三开间方形基座重檐小青瓦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魁星阁为三开间重檐小青瓦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楼阁。小波那玉皇阁是当地规格较高、保存较好的木结构建筑群。
观音阁由观音阁、左右厢房和照壁构成三房一照壁式院落,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观音阁东南向三开间重檐小青瓦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左右厢房为三开间内重檐外单檐小青瓦硬山顶木结构楼房。观音阁整体布局严谨,造型庄重,装饰典雅,是当地保存较好地古建筑之一。
年8月14日,小波那玉皇阁、观音阁建筑群被祥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玉皇阁保护范围东边以私人住房为界,南边以
玉皇阁外墙滴水为界,西边以小波那村委会为界,北边以照壁前禾庄路为界;观音阁保护范围东边以外墙滴水为界,南边以外墙滴水为界,西边以水塘为界,北边以水塘为界。
建控地带:不再划分。
Tips4王家庄三英寺
王家庄三英寺位于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社区,该建筑始建于清代中期,整个建筑平面布局为一进三院,沿中轴线依次是地母殿、魁星楼、五圣宫、三圣宫四个主要建筑及其它附属建筑,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五圣宫、三圣宫、地母殿为小青瓦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门厅与厢房为小青瓦硬山顶木结构建筑。王家庄三英寺为当地保存较好较有传统地方特色的古建筑。
王家庄三英寺取“桃园盟一结,异姓胜同胞”之意,清咸丰年间因战乱被毁,光绪年间,王榛(王复生,王德三烈士的祖父,前清贡生)等人倡导全村王、胡、朱、张四姓协力修葺。年—年,50年间,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唤起民众良知,挽救世风日下的社会,王榛,王之溎(王复生,王德三烈士的父亲)父子在利用寺宇设馆办学,教书育人的同时,还主持儒道合一的“文昌会”活动,并担任督讲,旨在教化人们改恶从善,本分为人,引导邻近七村四姓民众团结和睦,严守中华民族传统公德,共同繁衍生息。
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烈士幼时曾就读于此。年至年间,王德三遗孀马冰清曾在本寺教书并宣传革命。年滇西人民自卫团开展革命活动时,三英寺曾是一些部队集结和整编的场所,三英寺作为当时革命武装集中整训地而载入史册,为滇西人民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滇西地区重要革命遗址。
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线,南至前殿滴水线,西至外墙滴水线,北至外墙滴水线。
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线向外延伸10米的区域内。
Tips5米甸地龙
米甸地龙位于祥云县米甸镇米甸街西北部塔坡山北麓,冲积扇缘地带的桃园坝,距米甸镇米甸街约1公里,距县城40公里,海拔米。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经人工修筑,收集箐水、雨水和引地下水供灌溉、饮用,长数公里。现存“地龙”遗址共三条,方向由西北向东南,残长至米不等,是古代的一种自流灌溉系统设施。
水利设施随山区地形地势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修筑,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总产量,努力开辟成梯田,引山溪水、泉水及蓄积径流灌溉。地龙依据发源于岔沟五大箐,向南流经岔沟、克昌等村的水流和地下水的实际分布,上段接箐水,按箐水流向把明沟变为暗曲渠,中段在有地下水的地方设置成蓄水池,截取地下潜水,用暗曲渠连分水池,下段将水分流到各明、暗沟渠,后流入楚场河。暗曲渠四面砌石,顶上覆土成为梯田。
原称老龙沟,一条地下暗曲渠因其形貌似如地下的“地龙”而得名,“地龙”构筑于地下,不占地表土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减少了水的蒸发量,形成坚固耐用的地下水利渠道——“地龙”灌溉网。避免了山水冲坏田地,在当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水利灌溉方法。地龙工程设计科学,建造简单实用,自建成后的多年中,既灌溉了三个村近千亩农田,又引水入米甸街,供居民生活用。它对研究明代的农业科技,水利设施,是一项重要的实物资料。
年被祥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长从龙潭起至双胞井,宽以左右两边沟沿外各1米。
建控地带:不再划分。
二、近现代重要其中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Tips6边纵八支队指挥部旧址
边纵八支队指挥部旧址位于鹿鸣村凤凰山,始建于清代,分为上中下三院,由文昌宫、土主庙组成,整个建筑群占地11.2亩,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文昌宫东南向,一进两院,大殿为三开间小青瓦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大殿东西厢房为重檐小青瓦硬山顶木结构楼房,过厅为重檐小青瓦歇山顶木结构楼房,过厅东西厢房为小青瓦硬山顶三重檐三层木结构楼房。
土主殿东南向,四合院布局。大殿三开间,为小青瓦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大殿前廊顶装饰绘画精美。边纵八支队指挥部旧址布局严谨,建筑绘画精美,是当地少有的木结构古建筑,是研究鹿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
边纵八支队指挥部旧址环境风貌保存较好,建筑古朴庄重,装饰雕刻精美,有着较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既是我州重要的古建筑又是我州重要革命遗址,是我州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它曾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第八支队总部驻地,在这里培训了大批革命骨干。“边纵”八支队跋涉滇西十六县,纵横驰骋五千里,曾领导着祥云、弥渡、宾川、蒙化(巍山、南涧)、楚雄、南华、姚安、大姚、牟定、双柏等16县的革命斗争,攻克了弥渡、盐丰、牟定、祥云、景东等五座县城,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滇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革命旧址,为云南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护范围:北至鹿鸣小学外墙,东、南、三面至凤凰山脚。
建筑建控地带:不再划分。
Tips7刘厂观音阁
刘厂观音阁位于祥云县刘厂镇刘厂村小海子旁,始建于清朝晚期,民国时进行过修葺,4年由祥云县人民政府再次修葺。整个建筑由观音阁及南北耳房、南北厢房、面殿、文昌阁及南北耳房组成,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观音阁为三开间三重檐小青瓦八角攒尖顶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下层三开间,二层正方形三开间,三层为八角形,顶为陶葫芦宝顶。南北耳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与南北厢房组成两个小院落。南北厢房为三开间单檐硬山顶木结构二层建筑。文昌阁与观音阁相对,为三开间重檐小青瓦歇山顶二层木结构阁楼式建筑,文昌阁南北耳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与南北厢房组成两个小院落。
刘厂观音阁,整个建筑群形成一个四合五天井的格局,布局严谨、建筑秀美,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古建筑,对研究清代西南地区的建筑、宗教、历史、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整个建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三面临水的独特景观,同时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场所对外开放,将宗教文化与自然、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刘厂观音阁的宗教文化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多元一体”的特点,促进了当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南至后檐滴水;西至外墙滴水;北至前檐滴水;
建控地带:以四周滴水外20米范围内。
截止目前,祥云县已登录国务院文物普查大数据平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6项,包含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5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项;文物类型数量分别是:古遗址16项、古墓葬22项、古建筑项、石窟寺及石刻7项、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8项;在全县10各乡镇的分布为:祥城镇51项、沙龙镇8项、云南驿镇61项、刘厂镇38项、下庄镇33项、普淜镇17项、鹿鸣乡6项、东山乡3项、禾甸镇28项、米甸镇8项。共有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件套,其中珍贵文物件套,包含一级文物4件套,二级文物10件套,三级文物件套,件套珍贵文物中包含铜器件套,铁器1件套,书画52件套,陶器7件套,佛造像8件套,杂项5件套。
立足新时期文物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文物旅游线路资源在文物旅游中的新地位,积极推进文物旅游线路保护研究和筹备工作,加强政策引导和案例示范、宏观指导和业内交流、地方创新和实践探索、文物保护和管理宣传力度等工作,扎实加强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工作,提高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开创新时代文物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罗丹钱绍兵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