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期俊军通讯员杨丽芳)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坚持“两业”并重,建立“新型经营主体绑定建档立卡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的“双绑”机制,努力搭建社企合作、引企入村平台,形成政府促进、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转移就业工作大格局,不断激发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花卉产业带动就业
村企结对抓培训素质技能同提升
祥云县在全县10个乡镇、个村(社区)建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10个乡镇建设劳务服务工作站,积极发挥县乡两级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社企合作载体,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就业培训+就业安置”、“企业下单+就业培训+定向输出”的培训模式,组织开展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
田间课堂助力自主创业
年至年,全县累计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人,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示范企业结对帮发展就业齐步走
找准社企联接结合点,依托县内84家民营企业挂包个村(社区),实现“一村一企”结对帮扶就业全覆盖。全县共命名52个“祥云县脱贫攻坚转移就业示范企业”,培植农业龙头企业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个,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余人。
蔬菜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
按照“党支部+就业扶贫+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的模式,投入资金万元,抓实东山、鹿鸣、云南驿等各乡镇重点项目,带动户人就业。
乡村公岗兜好底农民变身工薪族
遵循“因事设岗、因需设岗”的原则,印发《祥云县年就业扶贫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实施方案》《祥云县就业扶贫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暂行)》,先后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个,兜底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人员就业。
花卉产业
截至目前,共安置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生态护林员岗位聘用人,光伏扶贫收益开发乡村公岗安置人。农民变身工人,不断提高“三无”人员幸福感。
扶贫车间聚合力带贫益贫成效显
积极培育“就业扶贫车间”,目前全县认定“就业扶贫车间”59家,吸纳各类就业人员人,带动吸纳贫困劳动力人。
努力做好政府服务保障工作,落实扶贫车间奖补政策,对吸纳5名(含5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1个月以上的企业,每吸纳一名按照其发给贫困劳动力工资额的15%给予吸纳就业奖补。健全完善带贫益贫机制。
核桃产业扶贫车间带动就业一批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认定带贫企业44个,带动建档立卡户户人。
内调外输并举措就业创业两不误
通过“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推荐小微企业申请贴息贷款等方式,年全县发放贴息贷款万元,扶持创业人。创建了5个就业创业示范乡镇和10就业创业示范村(社区)。目前,已建成省级创业示范基地1个,州级创业基地2个。
蔬菜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
不断加大外出务工工作力度,截至5月15日,全县建档立卡户已外出务工人,其中省外务工人数人,省内县外务工人数人,县内务工人数人,实现跨省点对点输送97人。